7月29日至30日,嘎仙洞石刻祝文发现45周年暨第一届“融合之路”文化交流座谈会在鄂伦春自治旗举行。本次会议以“聚焦嘎仙洞发现与研究,深化拓跋鲜卑历史文化解读,推进‘融合之路’沿线博物馆联盟建设,提升北疆考古阐释能力,共同打造‘融合之路’文旅品牌”为主题,汇聚了国家文物部门、相关省(自治区)文旅厅(局)、盟市文博机构、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政府代表七十余人。
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,校党委书记李文阁带队,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、副院长白劲松、梁云等专家组成4人代表团应邀出席。我校代表团成员全程参与主论坛研讨交流活动,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就深化校地合作、共建科研平台等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为后续开展联合考古、人才培养等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李文阁在“融合之路”事业发展“十五五”规划专家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,重点阐述了我校在鲜卑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,以及学校在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。他强调,通过申报“文博”专业硕士点、创新学科培养模式等举措,构建“文化传承+创新应用”的特色育人体系。发言明确指出,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基础支撑作用,系统整合本土非遗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,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,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厚植文化自信。
本次座谈会为亚洲通_亚洲通官网¥娱乐网址:拓跋鲜卑历史文化研究和“文博”专业硕士点申报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。通过深入研讨,强化了学校在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的使命担当,拓展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,将为促进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增长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。